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,父母的态度和行为方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
不同的教育方式会塑造出截然不同的孩子,甚至影响他们未来的人生轨迹。
江西一位妈妈记录下了14岁女儿中午做的四菜一汤。
贴心的女儿还给妈妈盛好了饭,准备了西柚作为餐后水果。
如此细心周到的一餐,女儿原以为能得到妈妈的夸赞,但事实并非如此。
妈妈对她非但没有夸赞,语气里反而处处透露出了责备。
不少网友觉得,女孩悉心准备了这么久,妈妈不应该泼女儿的冷水。
昨天说中午的菜做多了,有意见吗?
女孩回答:
没有意见。这不是我说了算。
从女孩的回答中不难看出,母亲的“扫兴”行为让她很受打击,不光是对她做家务的积极性上的打击,更是对亲子间亲密关系的打击。
“扫兴”父母的常见行为及危害
打击孩子自信的言语行为
“扫兴”父母常常会说出一些打击孩子自信的话,这些话语就像一把把利箭,深深地刺痛孩子的心灵,让他们逐渐对自己失去信心。
“你在学习上有这么用心,早就考满分了。”
这样的话语,会让孩子觉得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不够好,从而对绘画失去兴趣,甚至怀疑自己的能力。
“我演讲比赛得了第三名!”
父母却轻描淡写地说:
“第三名啊,怎么不是第一名。”
长期生活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,孩子会逐渐形成一种“我不行”的自我认知,害怕尝试新事物,担心再次遭受打击。
他们在面对挑战时,往往会选择退缩,因为他们害怕失败后再次听到父母的指责。
破坏亲子关系与沟通桥梁
“扫兴”父母与孩子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模式,父母总是以命令、指责的方式与孩子交流,不倾听孩子的心声,导致亲子关系日益紧张。
在这样的家庭中,孩子往往不敢主动与父母沟通,因为他们害怕自己的想法会被父母否定,害怕再次遭受批评。
久而久之,亲子之间的沟通渠道逐渐堵塞,孩子开始选择封闭自己,甚至与父母产生对立情绪。
同事的孩子已经上五年级了,开始有了自己的朋友圈和小秘密。
“你这算什么烦恼,我们那时候比你苦多了” “别跟我们说这些没用的,好好学习就行”等话语打断。
这种紧张的亲子关系,不仅会影响孩子在家庭中的幸福感,还会对他们在学校和社会中的人际交往产生负面影响。
“不扫兴”父母的积极影响
鼓励孩子尝试与探索
“不扫兴”父母会鼓励孩子进行新的尝试和探索,让孩子学会掌握自己的方向。
在综艺节目《我们的爸爸》中,安集为了锻炼佳佳,让佳佳独自到超市中购买当天所需的食材。
但由于超市中“诱惑”太多,佳佳选择了不少自己喜欢的东西,以至于在结账的时候钱不够,部分食材无法结算。
等到佳佳满载而归的时候,安集发现佳佳并没有完成设定任务,但他并由对女儿进行说教。
他反而这样想:
在回家的路上,安集发现佳佳买了39元的雪糕时,也没有责备,而是选择乐呵呵的和佳佳一起把雪糕吃完,把这件事变成了一个很好的回忆。
这样“不扫兴”的方式,才会让孩子有勇气去尝试、去探索未知的世界。
培养孩子积极心态与抗挫折能力
“不扫兴”父母在孩子遇到挫折时,不是一味地指责,而是引导孩子正确看待失败,帮助他们树立积极的心态和强大的内心。
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时,“不扫兴”父母不会立刻批评孩子。
“这次没考好没关系,我们一起看看是哪里出了问题,下次努力改进就好。”
这样的教育方式,让孩子明白失败并不可怕,关键是要从失败中学习。
建立和谐亲子关系与信任纽带
“不扫兴”父母注重与孩子建立平等、尊重的沟通模式。
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,尊重孩子的意见和选择,从而在亲子之间建立起深厚的信任和紧密的情感纽带。
在这样的家庭中,孩子感到自己被父母理解和尊重,愿意主动与父母分享自己的喜怒哀乐。
父母也会认真倾听,给予孩子适当的建议和支持,而不是强行干涉孩子的决定。
王诗龄,作为李湘的掌上明珠,在她的学习和生活中,李湘始终给予她全方位的支持和鼓励。
如今,王诗龄正在英国深造,继续她的学业之旅。
“我希望她的朋友是来自世界各地的,她会感受到不同的文化,最后选择一个她喜欢的地方,生活下来。”
如何成为“不扫兴”的父母
调整心态,理解孩子成长需求
父母要认识到,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,他们有自己的想法、兴趣和需求。
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探索自我、发现世界的过程,他们需要父母的理解和支持,而不是一味地按照父母的期望去生活。
当孩子做出一些不符合父母预期的事情时,父母要学会换位思考,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行为。
不要急于否定孩子的选择,而是要给予他们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尝试和探索。
只有这样,孩子才能在成长的过程中,逐渐找到自己的方向,实现自我价值。
改变沟通方式,学会倾听与鼓励
有效的沟通是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关键。
父母要学会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,不要在孩子说话时打断他们,也不要急于给出自己的评价。
认真倾听孩子的表达,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被尊重。
在与孩子沟通时,父母要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,避免使用打击性的词汇。
当孩子取得进步时,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;当孩子遇到困难时,给予他们鼓励和支持,让他们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信任。
支持孩子兴趣发展,提供必要资源
父母要积极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,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。
当孩子对某个领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时,父母要鼓励他们深入探索,而不是以“没用”“浪费时间”等理由加以阻止。
帮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,提供学习资源,与孩子一起分享他们的兴趣爱好,这不仅能促进孩子的成长,还能增进亲子之间的感情。
成为“不扫兴”的父母,需要父母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,给予孩子足够的理解、支持和鼓励。
只有这样,孩子才能在充满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,拥有一个光明而美好的未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