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独坐书斋手作妻,此情不与外人知”出自古代笑话集《笑林广记》中的戏谑诗《嘲姓倪》。全诗以双关语和隐喻手法,表面描写独居书斋的孤寂,实则暗指自慰行为,带有明显的市井幽默色彩。
全诗内容如下:
独坐书斋手作妻,此情不与外人知。
若将左手换右手,便是停妻再娶妻。
一捋一捋复一捋,浑身骚痒骨头迷。
点点滴滴落在地,子子孙孙都姓倪(泥)。
核心解析
双关表达
“手作妻”暗指用手替代伴侣,“停妻再娶妻”以“换手”动作影射自慰的重复性。
末句“姓倪”与“姓泥”谐音,借姓氏调侃男性体液与泥土的相似性。
文学定位
该诗属于明清时期市民文学中的俚俗作品,常见于《笑林广记》等通俗读物,旨在通过性隐喻制造幽默效果。
与元曲《铜豌豆》等类似,反映了古代底层文人对禁忌话题的戏谑表达。
流传争议
部分读者将其与唐代诗人元稹的悼亡名句“曾经沧海难为水”对比,认为两者均有性暗示,但学界普遍认为《嘲姓倪》更倾向民间低俗玩笑,而非严肃诗歌创作。